數據證明,投資人總是根據市場情緒進出市場、在市場最差的時候賣出持股。

圖片來源:Unsplash。

觀看投資人將資金流入市場與撤出市場的時間點是有趣的,從中你可以發現人性市場情緒與新聞消息如何影響著投資人、讓許多投資人錯過市場的報酬。

根據 JPMorgan 2020 的投資報告,過去 20 年,美國散戶投資人的投資報酬為年化 2.9%,報酬表現僅贏過通膨和現金,而同一時間標準普爾500指數買進持有的投資報酬約為年化 7.5%,中間落差4.6% 的報酬缺口,很大部分的原因就是投資人錯誤的『 投資行為 』所導致。

資料來源:JP Morgan。



下圖顯示了散戶投資者在過去 20 年何時買賣,圖表顯示 2008 年和 2020 年的投資人大量拋售了自己的資產,這兩個年度正好是過去20年最嚴重的兩次市場下跌發生的時間點:次貸風暴及Covid-19。

從上圖流出量的資料可以看到,股市下跌時多數投資人選擇拋售資產,在資產變便宜的時候賣出撤出市場,而不是繼續堅持投資計畫,這是我們面對市場情緒與人性最難跨越的障礙。

有趣的一點大家也可以發現,回頭看2011-2012、2016、2019年,這三個時間區間投資人的資金也是在撤出市場,對比標普500指數當年度的報酬表現都是正報酬,甚至在2012、2016、2019年市場都有將近雙位數字的回報,那投資人當下在擔心什麼呢?

2012年世界擔心著歐債危機升溫;2016年世界擔心著政治素人川普贏得美國總統大選、英國公投決定脫歐震驚全球、前一年2015年中國股災;2019世界擔心著年中美貿戰,回頭看,這些當下曾經讓我們如坐針氈、悲觀的新聞頭條,都不足以成為我們離開市場的原因,如果在經歷一次,關掉新聞,許多投資人會不會做出不同選擇呢 ?

投資上我們無法用過去績效預測未來,但從歷史上我們可以學習到許多寶貴的經驗,比方說讓自己有更好的投資行為,相信透過這些省思,我們也將一步步成為更好的長期投資者。

從今天的資料我學習到:

1. 經濟狀況不等於股市表現。
2. 下跌時賣出資產往往是不理性的。
3. 長期投資是無聊的、令人煩躁的;但這也代表你的投資是成功的。
4. 市場雜訊眾多,但我們唯一該做的是專注自己的投資計劃並繼續堅持下去。

如果有相關轉載的機會或投資理財的諮詢也歡迎透過以下方式與我聯繫唷!

1. 我的信箱:advisorshawn@gmail.com
2. 我的個人官方Line@:https://lin.ee/AJdocUC
3. 我的粉專:Shawn投資飛翔日誌

留言